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信息公开>西湖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规划信息
分享到:
索引号: A25010-2813-1108-2559-8912-4395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区发改委 生成日期: 2018-02-0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西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浏览量:
  • 字体【      】
(一)“十一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区经济实体受到冲击已经显现,前进道路上的不确定因素亦在增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困难明显增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全区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一个目标,打造全省“金融、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商贸”三个中心区,做好“水、路、地、楼、景、人”六字文章,建设“实力、活力、魅力、文化、和谐、能力”六个西湖(即一、三、六、六)的总体思路,奋力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三大工程,全区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胜利完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年来,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1、着力建设“实力西湖”,区域经济大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连年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市各县区前列。201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58亿元,是2005年的2.18倍,年均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27.8亿元,是2005年的2.38倍,年均增长19%;财政总收入实现20.52亿元,是2005年的2.17倍,年均增长16.8%;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是2005年的1.84倍,年均增长13%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150亿元,是2005年的5.65倍,年均增长36.8%

主要经济指标显示:我区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实现五年翻番,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值稳居全省各县区第一。我区先后被评为全省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市、区)、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市、区)的称号。

“十一五”期末,我区各类商业网点突破10000家,为全市第一,其中新增年纳税超10万元大企业53户。餐饮业1500余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批发零售业17550户,占全市50%以上。引进和扶持苏宁、国美、大润发、天虹等14家知名连锁企业,打造了大型商场、超市21家,各类专业市场24家(其中营业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1家),洪城商圈年交易额超过300亿元,我区商贸业的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中部省会城市18个中心区中排名第六位,确立了我区全省商贸中心区的地位。

“十一五”期间,我区有上海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生命人寿、国信证券等省级金融保险机构25家,有区域性金融、保险及信用担保融资企业12家,辖区内金融、保险、期货证券业等金融企业达57户,为全市各县区之首,全省金融中心区地位初步显现。

五年来,我区坚持突出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把项目建设摆在发展经济的核心位置,以项目推动经济增长,以项目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以项目确保全区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3010”工程)实施和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重大项目推进年、重大项目建设年、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重点实行项目责任和领导挂点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加快建设。五年来全区重大项目已竣工105个,完成总投资106.9亿元,重大项目对区级财税贡献率逐年提升,已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2、着力建设“活力西湖”,改革开放大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企业改制力度加大,坚持一厂一策原则,朝阳农场等17户企业顺利改制。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见成效,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传统种植业逐年减少,但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至2010年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预期超过12000元,是2005年的2.05倍,实现了五年翻番,年均增长15.5%,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县区第一。加快了镇体制向街道、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步伐。干事创业氛围日趋浓厚,民营经济不断发展,至“十一五”期末,全区个私民营企业达40000余家,为全市之最。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外向型经济取得重大成果。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预期实现1亿美元,为2005年的2.3倍,实现了五年翻番,年均增长18.9%;实际利用内资预期实现16.9亿元,是2005年的1.88倍,年均增长13%;“十一五”期间,我区新办“三资企业”90余家,实际利用外资3.73亿美元;积极引进省外资金在我区兴办规模以上企业500余家,利用省外资金约81亿元,我区出口创汇总额位居全省各县区前列。商务楼宇成为我区吸引知名企业进驻南昌的重要平台,ibm、诺基亚、韩国三星、日本夏普、通用电气、日立电器、屈臣氏、哈根达斯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和20余家国内2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落户我区,全区现有各类企业区域性总部机构100余家,为我区发展总部经济夯实了基础。2009年我区被省发改委命名为“江西省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为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区把争取中央新增投资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在中央新增投资中争取更多的份额。自200812月至20106月我区共获得中央新增投资1251万元。

3、着力建设“魅力西湖”,城区面貌大变样

加强城市建管,彰显城区魅力,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区资源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新增绿地42.5公顷,植树498.9万株,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8%;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着力实施“双绿”工程,耶苏堂等94处社区广场全面竣工,城区环境基本达到了“亮、新、净、绿”的效果;重点抓好城中村、小街巷及集贸市场周边保洁工作,完善社区督查网络,辖区面貌有效改善。

按照城市建设规划,精心实施老城改造。“十一五”期间,我区综合改造长达15公里的28条区管道路,美化亮化4条道路、16处街区节点、80栋建筑,重点对赣江东岸39栋大型建筑进行动、静态亮化。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店招整治”和“店面洗脸”工程,32条道路2503家店面焕然一新。努力打造中山路精品文明特色商业示范街,集中开展福山巷集贸市场等整治行动,城市建管力度进一步加强。

加快推进新城开发,全速推动朝阳片区征地拆迁工作,2010年拆迁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迁移棺墓3500余樽,征地拆迁总量创下历史记录;扎实推进还建房和廉租房工程,新建农民还建房120余万平方米,承建的706套廉租房已全面竣工,还建房工程规模创下全市历史之最,廉租房工程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强,为各县区之首;全力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云飞路、桃花路、抚生路、朝阳洲路等“三纵三横”路网基本形成,介甫路、郁台路等9条支路建设有序推进,桃花河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双城”魅力初显端倪。

环保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环境综合管理有效整治。五年来已创建西湖、建设桥、恒茂华城等三个环保绿色社区,珠市小学、松柏小学、广南学校达到环保绿色学校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控制在60分贝左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8%,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区一张亮丽的名片。随着我区“双城”建设的全面启动,我区被联合国亚太城市研究发展中心和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促进会等组织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区”,具备了最大竞争力和最诱人的后发优势。

4、着力建设“文化西湖”,产业业态大提升

着力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事业硕果累累。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文化历史资源得到深度挖掘。绳金塔、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文化品牌魅力彰显。一年一度的绳金塔庙会成为我区文化会展业的特色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节庆50强”、“中国十大经济类节庆奖”。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南昌创意经济促进会”和南昌铂仕创意产业中心,成为我区发展创意产业的桥头堡。引进华影、大地等顶级影院,填补了我区无高档影院的空白。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发掘、整理和开发,“红色”、“古色”旅游品牌进一步唱响。辖区内文化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先后兴建了桃花园、象山园、千禧园等51个文化休闲广场,西湖市民文化广场也已竣工,为居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阵地,文艺、电影进社区、下工地、下乡村的文化展演活动蓬勃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和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广告、书报刊发行和广播电视器材销售、旅行社服务等优势产业业态不断优化提升,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网吧音像等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文化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5、着力建设“和谐西湖”,社会事业大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坚持“科技服务经济惠及民生”理念,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全民科普教育机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我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达标先进单位”和“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区财政对教育投入年均增长27.8%,实现义务教育全免费和助学全覆盖。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新建桃花学校等4所学校,改扩建珠市小学等4所学校,实现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区先后获得“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区)”的称号,成为全省教育园区试点区和全省首批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改革试点区,是教育部推出宣传的全省唯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县(区),西湖教育初步实现“立足西湖,引领南昌,示范江西,走向全国”的目标。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齐头并进,西湖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以社区为主,依托学校资源开展的“灵动三点半”工程覆盖全区50%的学校;育智学校成为全国首家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实验学校,历史性的获得12届世界特奥会上十一金一铜好成绩,树起了全省特教工作的一面旗帜。体育事业成果丰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工作领跑全市、示范全省,先后获得“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先进县区”等称号。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效推进,坚持“就业优先”原则,着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免费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取得长足发展,各项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两个确保”均达到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展顺利,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卫生工作扎实有效。五年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区、街、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两张网”,构建了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和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与处置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城镇居民医保)服务体系,我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农村卫生建设和新农合工作等均走在全市前列,先后获得“全国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有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示范区”、“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新世纪南昌卫生发展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民政事业成效显著。五年来,城乡低保户应保尽保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和其他各项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逐步建立健全了城乡低保救济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生活救助、社会互助、法律援助和残疾人就业援助“八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创新街居管理体制,创新街居服务理念,打造了三星级以上社区80个,创建了44个“和谐示范社区”,我区“和谐示范街道”、“和谐示范社区”、“三星级社区”总数均列全市首位。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了新进展,获全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社会福利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积极打造社会福利设施,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等老年福利服务事业。

各种灾害、公共安全及突发事件等应急能力有效提高,社会稳定工作成效显著。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契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认真推行“维稳链式管理”模式,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和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重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我区连年被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县区。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性发展。五年来,全区人口出生率均在10‰以下,自然增长率稳定在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均达97%以上,出生婴儿性别比趋于正常,其他计生指标均已达标。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审计、档案、人防、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6、着力建设“能力西湖”,机关效能大提高

全区上下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力推进执行力建设,绩效考核全面实施,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干部提拔实行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票决制和“三推三考两票决两考核”,选人用人机制更加科学。基层党建水平不断夯实,社区“五个之家”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构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六级网络的新型网络化管理模式。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学习型城区创建不断深入,干部教育及培训工作全面开展。绩效考核全面实施,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服务能力、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圆满完成村(居)“两委”班子换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机关效能年”活动扎实有效。反腐倡廉进一步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自我超越不动摇、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始终坚持群策群力不动摇、始终坚持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不动摇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建设发展,我区“三个中心”区初步形成,“六个西湖”成效显著,“六字文章”功底厚实,“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目标正稳步实现,为我区未来五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栏1              “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分类

      
      

指 标

      
      

计划目标

      
      

2010年底完成

      
      

备注

      
      

绝对值

      
      

年均增长(%

      
      

绝对值

      
      

年均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9768

      
      

15

      
      

30258(预期)

      
      

156

      
      

实现五年翻番

      
      

财政总收入(亿元

      
      

18.09

      
      

14

      
      

2052

      
      

168

      
      

实现五年翻番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469

      
      

115

      
      

501

      
      

13

      
      

20051.84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087

      
      

25

      
      

150

      

(预期)

      
      

368

      
      

实现五年翻两番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1871

      
      

18

      
      

2278(预期)

      
      

19

      
      

实现五年翻番

      
      

实际利用内资(亿元)

      
      

1621

      
      

12

      
      

169

      

(预期)

      
      

13

      
      

20051.76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084

      
      

15

      
      

1

      

(预期)

      
      

189

      
      

实现五年翻番

      
      

      

      

      

      
      

中小学入学率(%

      
      

100

      
      

 

      
      

100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3

      
      

 

      
      

3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45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

      
      

10775

      
      

13

      
      

12000

      

(预期)

      
      

155

      
      

实现五年翻番

      
      

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内

      
      

801

      
      

 

      
      

5

      
      

 

      
      

 

      
      

人口出生率(‰)以内

      
      

10

      
      

 

      
      

845

      
      

 

      
      

 

      
      

      

      

      

      

 

      
      

市区人均公绿面积(平方米/人)

      
      

81

      
      

 

      
      

814

      
      

 

      
      

 

      
      

城市绿化覆盖率(%

      
      

36

      
      

 

      
      

38

      
      

 

      
      

 

      

“十一五”期末,我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跟发达城市的中心城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赶超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全区经济总量,与发达城区比,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也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如何在迅速扩大总量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高端化,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老城区改造压力较大,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等。上述问题和矛盾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予以重视和妥善解决。

1、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为我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央企重组力度加大、民间投资领域大幅度放开,沿海地区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土地容量、生态环境、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可逆转。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土地、环境、产业配套等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大好时机。

2、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力推进为我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力推进,国家将加强中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作为中部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我区具有交通便利、信息密集、商贸繁荣、生态优良等优势,将吸引国家在项目投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和扶持,有助于我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深入实施为我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大力实施和全市“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我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为我区争取政策、投资等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了重大机遇,将为我区实现更长时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一区双城”建设为我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目前我区的发展正处于从依托小抚河、小西湖的“小区域发展模式”向依托大赣江、大象湖的“大区域发展模式”转变,意味着我区从“单个中心”时代迈进“老城改造、新城开发”的“一区双城”的新时代。随着“双城”发展新时代的来临,将为我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带来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二、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及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做大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强我区综合经济实力,全面确立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地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江湖综合开发的有利契机,牢牢抓住“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城西商业中心建设”三大机遇,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力争在经济总量、文化先进、生态人居、民生共享、人才存量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一区双城”同发展共繁荣的新局面。

——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是实现我区进位赶超的关键,是“十二五”时期的首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和扩大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坚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全面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壮大总量与转变方式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坚持环境友好、绿色增长。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把富民惠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居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和创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根据“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

——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7.48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1.15亿元,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7.76亿元,年均增长25%;财政总收入达到41.27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9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突出三产、飞出二产、淡出一产”的思路,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加优化、更趋合理。大力发展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加快信息、科技、教育、文化等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和竞争力产业的发展速度。促进金融、科教信息、文化创意、商业商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现代物流、旅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形成在省内有强大带动力,在中部省会中心城区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对外开放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外资内资“两种资金”并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不断增强外向型经济发展活力。切实抓好专业招商、产业招商、楼宇招商、网上招商、园区招商和重点项目招商,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努力打造全市最具潜力的投资福地、融资宝地、增资高地。到2015年,我区实际利用内资达27.22亿元,年均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达1.61亿美元,年均增长10%

—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科教兴区”战略顺利实施,人才资源更加丰富。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增强。

——居民幸福感显著增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着力打造“健康城区”。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互助体系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十二五”期间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60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持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节能降耗成果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力争下降1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40%以上        

——城区环境有效改善。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深化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人性化”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模式,加强城区绿化,城区人均公绿面积提高到8.2平方米,城市建设绿化覆盖率稳定在39%

                                                                                                                                                                                                                                                                                                                                                                                                                                                                                                                                                                                                                                                                                                                                                                                                                                                                                                                                                                                                                                                                                                             
      

专栏2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分类

      
      

指 标

      
      

2010年完成

      
      

2015年目标

      
      

指标

      

属性

      
      

绝对值

      
      

年均增长(%

      
      

绝对值

      
      

年均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02

      

(预期)

      
      

156

      
      

55748

      
      

13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2052

      
      

168

      
      

4127

      
      

15(同口径)

      
      

预期性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501

      
      

13

      
      

1009

      
      

15(同口径)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50

      

(预期)

      
      

368

      
      

45776

      
      

25

      
      

预期性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278(预期)(预期)(预期)

      
      

19

      
      

52115

      
      

18

      
      

预期性

      
      

实际利用内资(亿元)

      
      

169

      

(预期)

      
      

13

      
      

2722

      
      

10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

      

(预期)

      
      

189

      
      

161

      
      

10

      
      

预期性

      
      

社会发展

      
      

中小学入学率(%

      
      

100

      
      

 

      
      

100

      
      

 

      
      

预期性

      
      

机构养老床位(张)

      
      

700

      
      

 

      
      

2300

      
      

27

      
      

预期性

      
      

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

      
      

92

      
      

 

      
      

100

      
      

 

      
      

约束性

      
      

区级医院床位数(张)

      
      

180

      
      

 

      
      

220

      
      

 

      
      

约束性

      
      

人民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3

      
      

 

      
      

6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45

      
      

 

      
      

约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内

      
      

5

      
      

 

      
      

6

      
      

 

      
      

预期性

      
      

人口出生率(‰)以内

      
      

845以下

      
      

 

      
      

10

      
      

 

      
      

预期性

      
      

      

      

      

      
      

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6

      
      

 

      
      

13

      
      

 

      
      

约束性

      
      

市区人均公绿面积(平方米/人)

      
      

814

      
      

 

      
      

82

      
      

 

      
      

预期性

      
      

城市绿化覆盖率(%

      
      

38

      
      

 

      
      

39

      
      

 

      
      

预期性

      

力争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更加优良,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我区实现“一区双城”同发展共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依托区位优势,构建现代都市产业体系,提高我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都市产业的竞争能力、区域辐射能力、引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定向聚集能力。

1、构筑经济布局新架构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楼宇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顺应低碳化趋势,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生态环境和谐”的原则,进一步深入实施“双圈双带规划”,构筑产业集聚化和一体化总体发展格局。

1)推进发展经济圈

——老城区经济繁荣圈。在中山路中心商业商务区、丁公路商业商务中心基本形成的基础上,通过加快低洼地改造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业态调整。“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9号地(恒隆广场项目)、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南昌国际商贸博览中心、江西国际影视文化城等项目建设。营造老城区经济繁荣圈最优消费环境,聚集国际国内一流的商品和消费设施,使之成为周末家庭消费首选区、国际品牌落户首选区、省内外游客消费首选区。

——新城区经济发展圈。推进朝阳新城的开发,超前规划新城商业布局,引进符合新城特色的新型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沿江总部经济带,吸引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区域性总部企业入驻。大力推进城西商业中心建设,突出洪城大市场核心作用,整体提升洪城商圈发展水平。

2)推进发展特色商业街区

——巩固提升老城区商业街。巩固建设已有的4条市级特色商业街,提升6条初具规模的区级特色商业街,重点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要求,在“三优、三化”(即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和美化、亮化、净化)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引导商业街调整结构、完善功能。

——规划建设新城商业街区。对朝阳新城新建道路进行商业配套规划,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业态互补的商业街区,努力营造新城商业氛围。

3)推进发展城区商贸经济“四大”载体建设

加快提升现有商贸经济业态,大力引进现代商贸企业落户,形成大市场、大商场、大餐饮和大物流为主体的商贸服务体系。

——大市场。以洪城大市场、洛阳路建材市场改造为契机,推动其它市场建设的改造提升。着力建设市场电子商务体系,使各类市场由传统意义上的“现金、现场、现贷”(“三现”)交易转向电子商务交易。培育发展新的专业市场,促进业态互补,整体提升我区各类市场的档次,壮大市场规模,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各类专业市场在现有24家的基础上增加4家以上,年营业额超亿元的大市场在现有11家的基础上增加2家以上,洪城商圈市场群年交易额力争突破500亿元,在全国十大批发市场排名位次前移。

——大商场。扶持天虹商场、喜盈门建材超市、大润发超市等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在行业中辐射作用和行业集聚作用大的商场。大力发展连锁超市,广泛采用直营连锁,特许连锁等形式,发展连锁经营,逐步将现有连锁经营“企业多、门店少”的状况向“企业少、门点多”的方向转变。

——大餐饮。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餐饮业,提升西湖餐饮业的规模和档次,深入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做大西湖餐饮品牌。积极引导“大众餐饮”等本土企业健康发展。

——大物流。引导小型物流企业和物流信息企业采取兼并、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形成以银燕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为主体,各类物流企业集约发展的大物流格局。充分发挥西湖区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整顿洪城商圈内的物流企业,有效改善商圈内的商务环境。

2、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1)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有较大影响和辐射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强知名金融保险业的引进力度,精心培育打造恒茂华城、抚河路等金融服务圈和金融服务街区,使我区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聚集区。

——大力发展会展业。充分挖掘辖区会展资源,打造会展平台,依托洪城商圈和绳金塔庙会等载体,努力推进文化会展和商务会展的建设,使会展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努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加快引进和培植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和咨询、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突出it产业实训基地、销售窗口等建设,逐步形成具有西湖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创意产业。以研发设计、文化传媒、时尚消费为重点,构筑创意产业链,培养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做大南昌铂仕创意产业中心,形成以南昌铂仕创意产业中心为龙头,广告设计制作、教育培训、书报出版等创意产业为支撑的孺子路创意产业一条街。

——推进发展总部经济。以打造全省总部经济基地为契机,努力推进我区总部经济建设,改造提升辖区内楼宇资源,巩固提升恒茂、江信等已有总部经济服务中心,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国内200强企业入驻。“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沿江路总部经济带,力争兴建5座以上总部经济大楼。

——着力发展地铁经济。要充分利用地铁所衍生的心理凝聚力和经济催引力,以及地铁的聚合效益、商圈效益,前瞻性地规划发展地铁经济,以带动我区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双重攀升。以地铁站口为中心,有机揉合历史文化、地铁文化、现代时尚文化和创意文化构筑起地上、地下数层、四通八达的地铁商业网。

2)推进发展特色工业

——培育都市工业。按照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厂房、旧仓库等资源,大力发展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有市场、低污染、低消耗、广就业的都市工业,重点鼓励发展针织服装、印刷包装、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礼品)制作、商品加工等行业。继续做好辖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跟踪服务,鼓励中小型工业企业“靠大联大”,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扩大市场份额。

——壮大飞地经济。加快西湖(安义、罗亭)工业园建设,着力引进产业层次高、带动作用大、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入园落户。做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特色园”规模,大力扶持“特色园”打造成在全国颇具影响的锂电池生产基地。继续支持安义工业园内生物医药等企业做优品牌,扶持落户罗亭工业园的中巽木业加快建设。

3、构建经济发展新动力

1)强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区经济发展后劲。根据绿色增长要求,着重招商选资,选择引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围绕“双城”改造开发,加强项目库建设,建立项目动态储备制度,重视招商项目的包装。“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3-5家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商场,5家以上年营业额超500万元的大酒店,20家以上省级金融分支机构,5家以上年税收超500万元的文化娱乐企业。

2)推进发展公有制经济

重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鼓励公有制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重点调整和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集体企业加快改革、改制步伐,在转型中激发活力。切实加强国有和集体企业资产管理和监管力度,严防资产流失。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按照“优化环境、放手发展、扩张总量、提升质量”的要求,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金投资金融、信息咨询、商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重点扶持科技型、外向型和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型的一批成长型民营企业,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提高规模效益,引领行业发展。注重引导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积极回报社会。“十二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保持16%增长,每年增加1-2户纳税200万元以上的大户。

(二)围绕文化先进位于前列,繁荣文化事业,做大文化品牌

通过深化内涵建设,强化政策扶持,注重宣传引导,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做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

1、大力提升西湖文化旅游品牌

加强对西湖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和文献的保护、发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加强对民俗和曲艺等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打造提升绳金塔景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品牌。强化品牌内在文化建设,加快整理、收集历史文化资料、书籍、景观内藏品,使之成为系统的文化景观体系。

2大力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机制,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业投入机制,扶持和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1)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为主的住宿餐饮业,形成以高星级酒店和会展型酒店为龙头、以经济型酒店为增长点、以衣食旅馆为补充的住宿餐饮业格局。按照“大旅游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专业化、小旅行业网络化”的发展思路,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鼓励辖区内旅行社扩大规模、扩大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

2)引进培育大型文化企业

注重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扶持书报发行、印刷、动漫游戏等产业集团化,做大做强音像制品、网吧连锁、文具工艺品、家电和广播电视器材等传统文化产业,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3)促进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

精心打造集旅游、购物、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商业特色街区,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十二五”期间,着力实施“六大”文化产业街区建设,即:中山路服装文化商业中心街区;以万寿宫、绳金塔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商业中心街区;以抚河路金融街、北京西路商务楼宇为代表的特色商务文化中心街区;以二七南路、丁公路为中心的饮食文化中心街区;以恒茂休闲一条街为重点的休闲娱乐文化中心街区和以铂仕创意产业中心为龙头的广告、传媒中心街区。精心培育金塔旅游风味小吃街,突出“赣味”特色,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

3、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惠民”战略

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区、街道(镇、场)、社区(村)三级文化网络,至“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文化馆、图书馆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街道(镇、场)综合多功能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和图书馆藏书量达到全国文明城市标准。发展公共图书事业,完善图书自动化管理。全面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图书循环配置及图书飘流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不断丰富公益性文化活动。

4、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加强对区域内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监督,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认真配合全市搞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保护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三)围绕民生共享位于前列,健全保障体系,做深和谐程度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指数。

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按照“应保尽保、应帮即帮、因地制宜、公平公正”的要求,逐步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创新、覆盖全面、协调高效、持续性强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城区低保标准与物价等相关指标联系的动态调整范围,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建成低收入家庭认定中心,全面开展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重点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临时生活困难开展救助。认真实施城区医疗救助办法,努力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全面实现城区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和定点医疗机构三方网上同步结算。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2)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推广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全省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推进省级示范福利院建设,普及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不同类型的社会养老服务场所,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全区80%以上的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3)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创新社区管理和工作模式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夯实社区基础设施,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义工)组织,广泛开展公益性服务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十二五”期间,全区基本完成“家改居”工作。

4)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居民群众提供。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认真做好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全覆盖。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疾病防控能力,积极开展健康城区创建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加强医疗机构管理,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5)推进发展体育事业

深化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质。建设一批群众性体育设施,打造一流的区域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力争每个社区都有健身器材和场地,基本实现人人享有15分钟体育健身圈的目标,努力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引导群众扩大体育消费。全面抓好竞技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培训,为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和省十四届省运会输送优秀人才,积极备战第十五届市运会。至2015年,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符合合格标准的人数比例达80%以上,符合优秀标准人数比例达10%以上。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校学生体质合格率达98%

2、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1)提高社会就业和收入水平

继续实施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制订和完善财税、产业等扶持政策,加大信息、技术、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服务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创业和就业支持服务体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就业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力度,加强对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切实抓好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务中介服务,扩大劳务输出、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的容量,努力提高城镇居民就业能力、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2)提高社会公共保障水平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统筹考虑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着力提高统筹层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类科技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强化保障性住房管理,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区人民。

3、建立完善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1)实施大综治

坚持深化“平安西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实现“天网工程”全覆盖,形成较为全面的治安防控体系,力争“十二五”期间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

2)建设大应急

坚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预案体系,突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居民群众应急避难和自救互救能力。

3)推进大稳定

不断强化维护社会稳定“链式管理模式”。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订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扎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法律援助服务、纠纷调解等工作,提高各类矛盾纠纷调处能力。

4)实现大安全

坚持从源头上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实施以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五千五万’工程”为抓手的消防安全,切实抓好生产安全、建筑安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增强公众安全感和群众幸福感。

深入推进老城改造、新城开发,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打造现代宜居之城。

1、加速推进老城改造

坚持“疏散人口、降低密度、美化环境、完善配套、提升功能”的原则,加大老城改造力度。结合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以及重点景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人居、娱乐、经济于一体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改造观念,力争全面完成低洼危旧房和棚户区成片改造。促进老城用地结构优化,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实现旧城换新颜。

在老城改造过程中,注重改造方式与城区发展阶段相适应,选择最适合老城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自我完善的改建方式;注重把老城区改造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注重充分考虑群众的可承受能力,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妥善安排好群众的生产生活。

围绕建设宜居家园,彰显中心城区魅力,巩固和发展好城市建设、管理、经营的创建成果,以改造开发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重要路段、重要地块、重要节点的管理力度。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引入市场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质量。大力实施次干道、小街巷改造工程,大力推进道路整治、疏浚工程,加快实施城区绿化、街巷路灯和主干道亮化工程。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打通一批“断头路”,新建一批停车场,有效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实现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双改善。

2、稳步推进新城开发

                                       
      

专栏3          朝阳新城规划架构

      
      

l      朝阳片区是南昌市中心城区八大片区之一,首期开发建设的范围为水厂路以南,昌南大道以北,滨江路以东,象湖风景区以西,面积约11.7平方公里,涉及桃花镇12个行政村和朝阳农场以及部分市驻朝阳行政事业单位,规划居住人口约20万。基础设施工程拟建城市道路42条;拟建城市桥梁41座;拟整理、新建排水渠道8条,配套设施拟建7所学校、2家医院、中心绿地公园和南昌市动物园。

      

l      朝阳新城布局结构:一核一廊生态轴、一横一纵发展轴、一主三副四中心、一个市政配套区和四个住宅区。

      

——一核一廊生态轴:以朝阳公园为中心的绿核、以蜿蜒的南桃花河及其两岸带状绿地构筑成环境优美的生态轴。

      

——一横一纵发展轴:以东西向主干道朝阳洲路为横向发展轴、以南北向主干道桃花路作为纵向发展轴拓展空间。

      

——一主三副四中心:在朝阳洲路以南,抚生路以西的滨江地区形成朝阳新城的主中心;在临象湖风景区及抚生路与云居路交汇处形成三个副中心。

      

——一个市政配套区:在朝阳洲污水处理厂周围配套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形成集市政、工业、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区域。

      

——四个住宅区:根据路网与河道的划分,形成四个居住区。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加快推进朝阳新城建设。加快朝阳新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新城区服务功能。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提升朝阳新城的品质和内涵,加强商住用地与其它用地之间的生态隔离绿化建设,形成完善的公共绿地系统,营造宜居环境,使朝阳新城打造成融人居商住、总部楼宇经济、沿水景观、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宜居、绿色交通、滨水生态、文化休闲”之城。

切实推进双城设施对接全面推进新老城区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络连接,实现双城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注重双城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实现双城共繁荣。

3、努力推进低碳城区建设

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使用清洁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戒除“快捷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搞好城区节能减排。倡导公共节能,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深入推进“绿化进社区、绿色飘万家”工程,大力开展“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街区”创建活动。完成一批社区广场和休闲场所的建设,至“十二五”期末我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2平方米以上。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人才高地。

1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注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为人才使用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区外智力资源,“借脑生智”,经常性地邀请专家学者、企业精英进行交流,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人才强区”战略提供保障。

2注重强化基础教育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全区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十二五”期间全区新建5所以上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1所小学和2所公办示范幼儿园,完成西湖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基本普及十二年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品质,树立起江西乃至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一面旗帜。

3注重发展社区教育

努力开拓社区教育新领域,进一步巩固区、街(镇、场)、社区三级办学网络阵地,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各类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在社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针对各类人员进行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十二五”期间,努力创造条件建设一所全省示范性社区培训学院,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的新跨越。

4注重人才与市场相结合

坚持以项目带动集聚人才,鼓励人才带项目创业,加快建设高素质人才创业基地。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创业的体制机制,重点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创业模式建设。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区工作,强力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创建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认真开展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宣传创业典型,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氛围,不断拓宽创业领域。

重大项目建设对于实现“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意义重大。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对外合作等途径,全力组织、包装和建设一批事关全局、带动力强、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项目。

按照“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公共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所有的专项规划乃至行业规划,都必须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服从服务于总体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确保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程序,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强化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对规划实施的审议、监督机制,对不符合总规要求的项目布点,实行报告和质询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本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支出范围,财政资金优先向公共卫生、城乡就业、社会保障、扶贫、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整治等方面倾斜。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就业、促进科技发展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其他产业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

创新规划的实施机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将“十二五”规划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确保规划目标实现。实施好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实行中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修编、调整建议。

坚持环境是发展第一品牌理念,重点做好七方面环境建设:自主创业环境、公平公正环境、生活便利环境、舒适休闲环境、社会诚信环境、综合投资环境、国际交往环境。消除阻碍投资创业的各种不利因素,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西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我区努力实现“一区双城”同发展共繁荣总体目标的行动指南,是力争我区成为经济总量、文化先进、民生共享、生态人居、人才存量均位于全省前列的行动计划。我们要履行对人民的承诺,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

全区人民要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更高水平的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而努力奋斗!
手机扫码浏览